Screenshots
《秘密帝国》的封面和它的作者施韦泽

用“离岸(Offshore)”这个词造出的短语,近年来我们应该都十分熟悉了。例如,“离岸公司”,指不在注册国进行实质性业务的公司,“离岸账户”,指在所在国的境外开设的银行账户,“离岸爱国主义”, 指全家都移民当了外国人,自己在国内大谈爱国主义的行为. . .。不管怎样,这个词所修饰出的事物或行为,给人一种“钻空子,捡好处”的感觉。美国的政论作家彼得•施韦泽(Peter Schweizer) 的畅销书《秘密帝国》(《Secret Empires》,2018年美国 Harpercollins Publisher 出版),用大量的事实和证据,揭露了控制美国这个公认的法制国家的最上层人物,进行腐败运作的另一种形式。

小布什总统说,“人类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不是科学技术,也不是天才的作品,而是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 .”,“美国是一个力图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国家,在这里最有可能出现官不聊生,而非民不聊生的场面。” 当我们为这些话叫好的时候,不能不看到,这笼子是人制造的。且不说“人性恶”这个哲学和伦理学永远争论不休的主题,只考虑人类能力的局限性和阶段性,这个关权力的笼子不可能完美,这也就形成了在法制国家权力腐败的土壤。

由于严格的法律约束,美国的“公仆”们采用常规手段搞腐败确实有一定困难。人们一定还记得,美国喷气战斗机王牌飞行员,分管军械的加州国会众议员,坎宁安(Duke Cunningham),贪污240万美元, 被法庭判处8年零4个月监禁,勒令赔偿180万美元。路易斯安那州国会众议员,杰斐逊(William Jennings Jefferson),在冰箱里藏了9万美元现金,闹成举国风波。他被判监禁13年。查他的罪行,主要是选举中搞腐败, 最大的一笔受贿是40万美元。在腐败成风的国家的国民看来,这些贪腐的水平相比下来都是“小菜一碟”,而惩处却如此严重,大概只有脑残的人才会这样运作。

于是离岸腐败(Offshoring Corruption),这样的智能腐败形式在法制国家出现,就毫不奇怪了。

施韦泽认为,用“离岸腐败”来描述美国政治家的腐败行为,有两重含义。

其一,腐败利益的源头,不在美国本土,多数不在政治稳定的法制国家,那些为腐败政客提供资金和优惠的外国实体的信息公开规则,往往少于或弱于美国的规则。同时,用来接受腐败利益的金融机构,也不在美国本土, 使用巴拿马,伯利兹等等有名的离岸银行,其业务的信息公开规则,远远少于美国银行,试图隐藏其资产的金融家宁愿把钱存入这些银行而不是美国银行。美国腐败的政治家宁愿从外国实体那里寻求金融机会而不是美国公司, 即便那些地方的运作在常规意义上来说不一定那样的安全可靠,但对于贪腐者来说,那是次要的事。

其二,政客通过为家人和亲密朋友进行交易而将腐败外包,这些交易不直接与政客本人联系,因此他无需披露此类财务收益。在美国政界,很多丑闻导致了对政客道德规范的打击。如果一个政客或他的配偶直接获得一次巨额的经济利益, 对其隐藏是违法的。然而,不报告他的成年子女或朋友因政客的政策行为而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违反任何法律,它是“离岸的”,而这个“岸”即是政客本人。这些经济利益除了不须主动披露之外, 在面临审查时也能够通过提供合理的原因而予以拒绝。来路不明的金钱存入政客的银行账户,即便是它出现在配偶的银行账户中,都会有直接利益的证据,遭到媒体或税务部门的质问。但是,如果金钱, 工作或商业机会落入政客的成年子女或最好的朋友身上,即使将这些交易公之于众,也会有一些法律保护层。简而言之,这是一种代理腐败,它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套利”的形式。政治人物的朋友和家人, 成了为寻求影响力的人和拥有政治权力的人之间的渠道或中间人。这为政治阶层创造了以前难以想象的生财之道。对他们来说更美妙的是,由于披露规则有限,其中大部分都未被发现。

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这样的法制国家,而没有去朝鲜,伊朗,并不是天真地以为这里是一片净土,而是因为看到这里的制度性谬误还有一种自我修复的能力,那是一点给人希望的亮光。 作家施韦泽和他的作品,是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崇尚并力图实践这种修复的人和他们的努力中的佼佼者。

《秘密帝国》一经发行,就在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三。美国著名的BookAuthority.com网站评价这本书为“有史以来第四本揭露政治腐败的最佳书籍”。该网站向用户提供全世界顶级的行业领袖,从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 到马云,对用户所感兴趣的书籍所做的的评价与推荐。

政论书籍成为畅销书必须有两个前提,真实性和趣味性。施韦泽是在这方面把握得十分到位的作家。大人物的神秘行为,本身就是趣味性的支撑点,最可贵的是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作品的事实基础上。《秘密帝国》 全书不包括索引共300页,其中“注释”部分就有72页,占全书的24%。“注释”中大多数是正文所罗列引据的事件,数字,论述的出处和解释,读者可以此为线索自由地去查考。不敢说我们在读一部经过时光擦拭过的严肃的历史书籍, 但它绝不是“琼瑶情节”或“网络大话”带给我们的那种精神摇头丸。至少它可以给予一个普通的人这样的感觉,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那些我们所不很熟悉的趣事和秘闻,都是“事出有因”,是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大事, 值得我们认真地去关注和思考。

原书中许多情节和场景确实很刺激和吸引人,仿佛是潜在的影视剧素材。以下是该书的所有章节的题目,以及其内容的简单提要。有兴趣的读者可去阅读原文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感受。至少在笔者所能搜寻的范围内, 本书目前还没有见到中文译本。

第一章 通过代理的腐败

一种新型腐败形式正在吞噬我们的政治体制,因为它是相当有利可图的,不是数千美元的问题,其总量会到达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这种极奇难于察觉和揭露的腐败,就是通过代理进行的腐败。 就像金融界使用“离岸”资产来占便宜那样,华盛顿的政治阶层将其腐败搞成“外包”的形式,来钻法律的空子。

不少人认为,政治家及其家人致富,关我什么事?只要它不影响我。但腐败在我们的领导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是治理国家的上游,它不是副产品,也不是恶劣政策的事后补充,它会误导整个国家的政策走向, 与每个人都有关系。

第二章 美国太子党:两个儿子和一个室友

这里所说的两个儿子,是指前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的儿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和前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的继子克里斯托弗•海因茨(Christopher Heinz),另一个人是德文•阿切尔,他是亨特•拜登在耶鲁大学的室友。 这三个人运作一家叫罗斯蒙特资本(Rosemont Capital)的私募股权公司。这个公司从他们与中国政府有关的公司达成的秘密交易中获利,交易涉及数十亿美元。 而这些交易发生在拜登和克里正在与中国政府谈判敏感问题的同时。

第三章 核和其他后果

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克里的家人,以及周围的知己圈子参加了某些私人交易,其最终结果是有利于中国的军事和战略利益,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据FBI称,他们投资的一家中国公司正在窃取美国的核机密。

第四章 拜登父子在乌克兰

当副总统拜登正在掌控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的时候,他的儿子却加入了乌克兰最赚钱和最腐败的能源公司之一的董事会。因此,拜登家族有可能是用政策作交易而造就出来的亿万富豪。 当美国纳税人的18亿美元不知不觉地消失的时候,乔•拜登会和这些财富的去向有何关系?

第五章 麦康奈尔和赵:来自中国的利润

参议员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和他的妻子赵小兰(Elaine Chao)受益于与他们联系紧密中国军工企业。由于中国政府的关照,赵的家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随着这种关系的蓬勃发展,麦康奈尔对北京的批评变得越来越少。

第六章 K街的太子党

外国实体和美国公司都发现,聘请强势政治家的孩子们为他们游说,是把这些政治家搞定的最佳途径。而另一方面,一些政治家正在以这种方式建立家庭帝国,我们看到至少有三个家庭的成员在这方面搞得很成功。

第七章 芝加哥的太子党

不光是华盛顿的官员可以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利,前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Richard Daley)也与中国人和俄罗斯人达成了有利可图的交易。

第八章 朝鲜的惠山青年铜矿

对美国的商业惯例不是十分精通的外国公司,聘请美国政客及其家人保护其免受联邦政府的审查。通过这样的政治关系,可以帮助这些外国公司避免对他们极其糟糕的人权行为的制裁。

第九章 巴拉克•奥巴马的最好朋友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追绞某些行业的同时,他最好的朋友却在向他输送利益,奥巴马政府一面对那些公司进行监管威胁,却一面把巴拉克•奥巴马最好的朋友当作好伙伴。

第十章 更多的粉碎和掠夺

在奥巴马执政期间兴起的“粉碎和掠夺”是一种新的任人唯亲形式。

随着巴拉克•奥巴马与煤炭行业开战,他的一些最亲密的财政支持者, 像汤姆•斯蒂尔(Tom Steyer),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和其他人,都是这场战争的盈利者。

这里提到的“粉碎和掠夺”是什么意思?施韦泽在书的第一章作了介绍。

询问任何街头警察,他或她都会以下面这种方式来描述所谓的“粉碎和掠夺”的犯罪行为:罪犯看到放在锁着的汽车前座上的钱包,想要它,于是他砸碎了玻璃,拿起钱包便跑开。我们政府的有些行事方法与这种“粉碎和掠夺”十分相似, 只不过一些人来扮演粉碎者,另一些人来扮演掠夺者。假设有一个特定的公司或行业拥有大量资产,政府会通过定义他们的某些言论或政策为“有害的”,“破坏性的”,“危险的”或“利用弱势群体的”,因而毫不留情地“粉碎”该公司或行业。 一旦“粉碎”成功,该公司或行业的估值就会急剧下降。接着发生的事情是,与制定和执行该“粉碎”政策的政客密切相关的投资者或金融家,会突然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购买该公司或行业。在此之后,该公司或行业会重新恢复其先前的光彩, 与政客关系密切的新主人接手之后,其估值会大幅上升。“粉碎和掠夺”获取财富的方式与利用“太子党”的方式一样,难于追踪。

第十一章 房地产大亨去了华盛顿

那些身居政府最高级别的高官,并拥有如此大量房地产,特朗普总统并不是第一个。这些财产都存在大规模利益冲突的风险。

佩妮•普利兹克(Penny Pritzker)是奥巴马的商务部长,她的公司在联邦政府租赁房产,在她任职期间建立了华盛顿特区的房地产帝国,并与外国政府定期开展业务。

第十二章 特朗普太子党

唐纳德•特朗普承诺将在任期内清除腐败。他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潜在的利益冲突,和涉及外国实体以及他本人的子女的太子党式的交易。

结论

腐败不是无受害者的犯罪。

美国需要以“反海外腐败法”为蓝本来制定“华盛顿腐败行为法”。


(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