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
你赞赏它精炼有趣的语言。

青年读,
你惊叹语言下藏着的东西。

中年读,
你感叹,“怎么他想得到啊,我却熟视无睹?”

老年读,
你默默地为它添加上很多实例和注解。

试读读下面几条,感觉如何?

•   人可以防御他人的攻击,但对他人的赞美毫无抵抗力。(弗洛伊德)

•   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一个最好的方法。(荣格)

•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戴尔•卡耐基)

•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   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巴尔扎克)

•   我们总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龚咏雨《重大人生启示录》)

•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   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戴尔•卡耐基)

•   真正的平庸,并不是在社会上无所成就的平庸,而是精神和灵性上的空泛,一种内在的荒芜。(张方宇)

•   孤独并不是因为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无法与他人交流最要紧的感受。(荣格)

•   心在什么境界,人就活在什么世界。(寂静法师)

(2023年6月)